close

KeikoKitagawa200841020080410130944.jpg

用掛好幾支摺疊傘之後,我終於不再鐵齒,在台北就是要用大傘,所以今天逛MUJI用紅利積點換了一把大傘回來,特色就是傘柄挖出一個小洞讓你掛英文字母的吊飾,雖然我的名字跟L完全無關,但我實在很想掛上L這個字母,畢竟我個人覺得L這個字母一整個就是帥氣。噢對,之所以又把我老婆的相片貼出來,是因為我買的傘跟她常穿的另一套深灰色洋裝是一模一樣的顏色,北川超適合穿對比色系強烈的服裝(黑、深灰or白)。還有MUJI的軟骨頭我也狠下心來下訂單了,儘管它不便宜,可是實際坐過之後真的很難忘懷那種股溜股溜的觸感!

染了頭髮之後,在街頭被攔下來填問券的機率越來越高了,拜託噢,來一些務實一點的人好嗎?竟然還有人說以為我還是高中生,我是啊,不過是在12年前。話說張惠妹也快40了,難怪她的小男友面對媒體追問總是支支吾吾(何守正年齡比A-MEI小11歲)。開始工作之後才知道錢很小,我目前一個月扣掉貸款房租水電網路第四台還有一些娛樂飲食交通花費,最多也只能淨存兩萬,遇三節和年終才有辦法存超過三萬以上。記帳的習慣也是從上班之後開始養成,其實記帳並不能讓錢變多,只是交代了用錢的流向罷了,像我上半年比較大的花費都花在家電:冰箱液晶電視洗衣機,外加一張IKEA的床。要是在以前我會拒絕這些狗屁問券,開始上班之後了解賺錢大不易,大家出來跑都是為了糊口飯吃,能夠相遇也是緣份一場,如果是正妹的話我會留自己的行動電話,如果是普妹我則會造福給我的麻吉們。

昨天跟K君吃飯我丟出「如果我說明年年初去日本東京一期一會,要跟嗎」的話題,結果先是K君和他女朋友、之後又有賴賴跟她男朋友還有S醬搶著要跟我的團,目前有兩個方案,方案一:排三天假加六日兩天;方案二:Pre月底三天+Next月初三天。反正基本行程就是五天四夜,我也搞不懂這些上班族是在熱血殺小,不過就是去日本散散步,有必要這麼前仆後繼嗎?個人覺得方案一當然很ㄍㄧㄣ,不過也不失為沒有辦法裡的一盞光明燈。

同事自從買了我的NANO之後就一直很想收購我的水果筆電,可我壓根兒一點都不想賣,因為實在太好玩了。比如說iPhoto只要抓出一張個人照,在下方輸入通緝犯的名字,電腦就會自動用人臉偵測系統幫你把電腦的所有照片分門別類,重點是它的辨識能力超強(網路上有人用劉德華的劇照做實驗,結果連投名狀二虎髒兮兮的側臉電腦都偵測得出是劉天王。不過我比較希望電腦把我的照片判讀成劉德華)。據說這個09才有的新功能很容易幫你揪出靈異照片。

因為禮拜一是我的小週末,所以今天可以理所當然的睡到自然醒,然後中午出門去到信義威秀看了13:50的《天外奇蹟》,不得不說皮克斯製作的這部電影真的超好看!!!溫馨感人又好笑,本來我在電影院二樓遇到一群小鬼頭因為放暑假所以安親班老師把他們帶出來看動畫電影,超怕跟他們坐在同一廳,還好皮克斯的動畫電影果然不是很適合給小朋友看,因為裡頭有著太多細膩的對話和橋段,只有經歷過一些事情的大人們才能夠馬上心領神會,100分鐘的動畫我看到眼淚都快掉下來了,很阪本龍一的電影配樂讓我想起東尼瀧谷ㄟ!另外《時空旅人的妻子》女主角很正,預告帶剪得不錯,又挑在七夕情人節檔期上映,感覺女生應該會想看,至少我旁邊那個正妹看完預告後馬上跟她男朋友撒嬌說想看這部。

看完電影之後按照慣例到信義誠品看書,看累了到一樓喝杯小星,此時外頭正在下著傾盆大雨,讓我想起天外奇蹟一開始在雲端的那一幕,既溫馨又好笑,竟然想得出電鰻這種東西,好想知道皮克斯幕後的團隊都是些什麼樣的人,所以我決定要衝8/7北美館的皮克斯20年展。

講起皮克斯的動畫我就想起C君最近說敢夢才有夢,我倒覺得這話應該反過來說:會做夢才能夠有夢,然後才能敢夢。想像力才是一切夢想的根源。

逛完誠品之後,傍晚和同事約在吉林路的家庭風日式料亭---魚心,上一次來這裡是我剛開始來台北工作的第一個禮拜,吃完那一餐之後大家各奔西東,兜兜繼續他未完成的環島旅行,隔兩天後陳卡撐人間蒸發,飛去澳洲逍遙一年,轉眼這位老兄也快肥來了。魚心的鰻魚飯、生魚片、握壽司還是依然那麼好吃,而我忍不住還是點了一卷130的海膽手捲,結果10秒內就吃完了(爭鮮手捲打烊前賣15元一卷),簡直就是好吃到想掉眼淚!

另外我個人也很喜歡中山區,我覺得這一區是全台北最像日本的地方,不但日本料理店很多,走在馬路上也很容易遇到日本人(全日空、華航的日籍空姐以及很多日商公司的日籍員工也都住這一帶),我好喜歡中山區的環境,喜歡這裡的正妹,喜歡這裡隨便一間店裡頭都放著令人舒服的爵士樂,喜歡這裡的人文氣息蓋過錢味,連搭個公車都會聽到剛下班的OL用慵懶的聲音接起電話說:「喂……你到了嗎?」好有談戀愛的感覺噢!我個人覺得很多女生剛睡醒的講電話聲音都很性感。

一年前,我就是過我現在這樣的生活。很多人聽到我常常從八里搭公車轉捷運到台北市看書看電影找朋友一期一會,都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這兩個地方的距離真的不算近,就算我真的是那樣好了,他們也都覺得那不過只是三分鐘熱度,等上班一陣子之後就會開始放假懶得出門,整天窩在家裡當個宅宅。我必須承認確實有陣子我感覺到有點疲倦,哪兒也不想去,什麼書都不想看,可是我發現我是那種必須要經常跟外頭的世界接觸,腦袋才會開始不斷衝擊出新的idea,才能讓自己維持新鮮感,不然會連我自己都很討厭自己。

魚心聚餐結束後,跟A、B(A提早離席還打包一個鰻魚飯帶回去給正在生理痛的女朋友吃,超貼心!)同事道別,和C同事一起搭公車回中山站,C同事頗有感觸地跟我說:「或許我應該像你那樣多出來走一走。」因為他覺得我知道好多東西,而且也聽說過我八年前剛上來台北生活的時候,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每天在搭捷運和公車,把地圖背熟,還把舊版的公車手冊做筆記做到變成即時更新版,我很開心的是我竟然還擁有那種改變別人的力量。

一年後的某個夜裡,捷運上,我旁邊坐的兩個OL在聊阿肯的音樂,我對面的女生在跟黑人聊天,前方有兩個女生在講日文來著,這就是我一直都很熟悉的台北生活,也是我一直都在過的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jItsuki 的頭像
    fjItsuki

    一期一會

    fjIts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